九游手游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九游手游
九游手游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滹沱河畔的致富故事——繁峙县抓产业促振兴纪实-九游手游

2022年07月31日 10:07:34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7月31日电(武斌)走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境内,新建的移民楼沿河林立、齐整的街道四通八达、各具特色的村落不时有游人“打卡”……若不是当地人讲述,初来此地的人不会想到,这里四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繁荣的背后,是当地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生动成果,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生态宜居的生动实践。

  杏树结出“致富果”

  每年7月初是繁峙县赵家庄村最热闹的时候。此时,来村里采购大杏的车队从村口一直排到国道上。这个人口551户1475人的村子,产出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繁峙大杏,杏树栽种面积60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8%。

  赵家庄村的大杏。新华网 发

  “咱们村的杏,个大形圆,质细汁多,畅销周边地区。”据赵家庄村村委委员闫存林介绍,引进大杏种植前,村民以种植玉米、土豆为生,“那时候,每亩地年产值不足1000元,现在每亩地年产值7000至8000元。”

  依托大杏种植,赵家庄村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创办了村级林果技术培训基地和两个林果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专业合作社经营—品牌营销—产品研发深加工”的发展之路,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杏果成熟后,合作社会从村民手里采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田飞说,有了产业支撑,2021年赵家庄村人均纯收入17000元。“2022年全村杏果产量180万斤左右,加上其他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100万元。”

  赵家庄村的杏树。(资料图)新华网 发

  凭着一颗杏,赵家庄村还构建起生态观光旅游及干鲜果经济林产业覆盖区,推进农旅融合,成为当地“春看花、夏摘果、秋赏景、冬观雪”的网红“打卡”地。

  走在繁峙县的田间原野,除了大杏还生长着莜麦、山药等农作物,也珍藏着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如今,繁峙县已有特色种植、健康养殖等10大类50多项富民产业。

  放牛郎巧念“致富经”

  “户均五头牛,人均两头牛。”这是繁峙人对金山铺乡农发村的描述。而这个近年来在当地快速崛起的小村庄,是由24个“山庄窝铺”组成的移民新村。

  农发村养殖的西门塔尔肉牛。新华网 武斌 摄

  “农发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92亩,以前村民们没有地种、没有就业,贫困发生率达35%。”据农发村驻村第一书记倪海峰介绍。

  2016年农发村以党建为引领,多次召开党支部会等,针对村里耕地少、发展受限的情况,商定“养殖为主、种植为辅、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

  “首先想到的是养牛。山里没耕地,不少人养过牛。”农发村党支部书记郝常喜说,选定肉牛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后,他和村干部带着村里的党员去了吉林考察,成功引进西门塔尔肉牛。

  “当时一头能繁母牛要8500元,山窝窝里的农民哪有这么多钱?”据郝常喜回忆,为帮村民“摘帽”,繁峙县针对贫困户养牛推出补贴政策:购置一头能繁母牛由县财政补贴2000元,定点帮扶单位补贴1000元,企业再补贴500元,“县里还给牛上了保险,发生死伤,一头牛最多可补7000元。”

  在多方带动下,农发村发动第一批43人参与肉牛养殖,首年养殖肉牛85头,人均收入突破20000元。如今,农发村肉牛存栏量达2650头,户均年收入超过50000元。

  如今的农发村。新华网 发

  打机井、修管道、整路面、搞绿化……脱贫后的农发村也越来越靓丽。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说得最多的是:“路宽了、村美了、人富了。”

  近年来,繁峙县以“百企百社带万户”“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牵动、龙头带动等创新带贫模式,让贫困户“有业可从,有企可进,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织女钩织“致富路”

  临近中午,王金华麻利地整理好工位上的缝纫工具后离开了车间,准备去小区旁的学校接孩子回家。

  王金华工作的骏凯皮具有限公司,是繁峙县聚宝新区滨河移民小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建设的就业帮扶车间,也是当地承接京津冀手工业产业转移的龙头企业。

  2018年,王金华乘着易地扶贫搬迁的东风,与同村村民一起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在滨河移民小区安了家。作为当地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滨河移民小区建有移民楼30栋,安置搬迁群众2766人,涉及繁峙县原12个乡镇151个村。

  聚宝新区滨河移民小区。新华网 发

  “东边是繁峙中学,西边是繁峙中医院,条件比山里好多了。”说起新家,王金华很是满意。她也经过技能培训,从无业农村妇女变成了一名纺织女工,“车间就在家门口,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还不误接送娃娃上学。”

  在聚宝新区,像王金华一样的纺织女工有650余名。

  为了使搬迁群众由“搬得出”“稳得住”向“快致富”“过得好”转变,繁峙县以打造面向京津冀、雄安新区的手工产业集散地为目标,推动就业规模、工资收入、车间产值“三增加”。

  “培训一名合格工人,政府补贴3000元。”据繁峙县就业帮扶第43车间、品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宝介绍,为了让农民快速变工人,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以工代训,并招聘38名公益性岗位大学生作为储备人才进驻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解除发展困境。”

  帮扶车间内的纺织女工。新华网 武斌 摄

  眼下,繁峙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58个,涉及箱包、服饰等6大类90多个品种,覆盖11个乡镇及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带动2392人稳定就业。

  “目前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8.1%。”据繁峙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赵保国介绍,繁峙脱贫人口人均年纯收入已由脱贫时的8367元增加到2021年的14393元。

  从果农的增收,到放牛郎的致富,再到纺织女工的幸福生活……繁峙,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正在以产业兴旺夯实脱贫成果,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 王梦佳]
<
>
x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7852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