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丨秀容今朝容更秀——忻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线观察-九游手游
> 正文
2024 09/12 09:12:06
来源:新华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秀容今朝容更秀——忻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线观察-九游手游

字体:

  新华网太原9月12日电(赵睿)从黄河岸边到滹沱河畔,从长城脚下到五台山下,作为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地级市,忻州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山河滋养文脉,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相映成辉,古城忻州再续华章,向世人交出一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独特答卷。

  俯瞰忻州。新华网发

  荣——繁荣的历史赋予深厚底蕴

  “忻州有巍峨连绵的长城、瑰丽神奇的佛塔、鳞次栉比的寺观、鬼斧神工的楼阁、余音绕梁的戏台、车水马龙的城池,还有充满沧桑的民居,俨然一座蔚然壮观的‘中国古建筑博物馆’。”这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眼里的忻州。

  忻州古称“秀容”,建城可追溯至东汉年间,是连接冀、陕、蒙的商贸集散地,也是山西重要交通枢纽、军事要塞之地。繁荣悠久的历史,赋予忻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

  “忻州市现存288处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类型以古建筑居多。”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主任孙志虎介绍说,全国仅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有两座在忻州,依附于古建筑中的彩塑近万尊,寺观壁画达两万多平方米。

  千年风韵随处可见,历史文脉触手可及。古老的文化如何迎来新生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忻州市不断加大文物古建保护力度,努力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复活、有价值地存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的一部分,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珍稀唐代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新华网发(杨国军 摄)

  距离五台山寺庙集中的台怀镇四五十公里远的佛光寺内,松柏苍翠,大殿巍峨。这里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是世界遗产五台山的一部分。

  “通过对佛光寺进行全面测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档案、提升安防和消防措施等,我们要全力打造一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标本,用最小干预、润物无声的方式守护它的健康。”佛光寺保护利用所所长胡俊英说。

  方寸叠古今,咫尺见千年。9月13日,坐拥长城和五台山两座世界遗产的忻州将举办“新时代的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文化遗产忻州论坛”,邀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历史文化价值就是忻州的支撑所在。”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路向东说,今天,要努力实现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承续与提升,让忻州留住古韵,焕发新彩。

  容——包容的特质汇聚多元文化

  五台山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蒙等多种民族的特色;五寨县八大角秧歌既有汉民族舞蹈的轻柔飘逸、俊秀洒脱,又有蒙古族歌舞的粗犷豪迈、气势恢宏……在忻州这片土地上,人们总能发现文化的多元。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在忻州有着鲜明的体现。”孙志虎表示,一方面,忻州历史上有“三关重镇、晋北锁钥”之称,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在此交汇碰撞;另一方面,儒、释、道在这座城里交融,也让这里有了文化的兼收并蓄。

  站在雁门关景区高处远眺,山峦叠嶂的恒山山脉上,一座雄关,两翼长城,好似展翅苍鹰守护着边塞安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跃于眼前。新华网发

  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忻州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也成就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兴盛。

  作为长城资源大市,历史上,忻州以长城为屏障,守护王朝家国,烽燧燃起,援者云集;也曾以长城为贸易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

  如今,随着长城文化的深度赋能,忻州长城沿线各地都在积极挖掘这座巨大的文化“富矿”。除抢险加固、保护修缮、做好安全防护外,忻州还着力创新长城遗产传承的方式和场景,努力让长城遗产可观、可感、可用。

  “姓甚名谁?”在雁门关景区售票大厅,“守关大人”正在为游客亲笔书写特有文创产品——通关文牒。不少游客通过“守关大人”,叩开“中华第一关”的大门,模拟一场告别故土、前往关外的出关仪式。来自北京的刘美玲觉得这样的形式充满“仪式感”。

  代县让一系列体育赛事在长城脚下落地;偏关县依托长城建成集红色旅游、边塞军事历史风情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在忻州,长城被赋予着新的文化内涵。

  文脉悠远,与古为新。“黄河第一在忻州,长城精华在忻州,太行之巅在忻州,忻州坚持以三大优势统揽文旅大格局,推动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文旅禀赋转化为新的发展动能,奋力蹚出一条以文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说。

  融——融合的理念激发城市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舞台上女子翩翩起舞,望月而拜。在连续多个节假日游客接待量排名山西省第一的忻州古城内,一场《貂蝉拜月》舞台剧上演,唯美的画面、生动的历史剧情与宏伟的古城相融,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当地自2017年以来实施古城保护改造项目,将传承历史文脉同古城保护相结合,使文物活起来,文化兴起来,旅游火起来。

  忻州古城。新华网发

  在忻州古城,千古之美可寻可看,历史与现代相映相融——《元好问》《城门点将》《遇见秀容》等一系列沉浸式剧目轮番上演;剪纸、面塑、陶艺等一大批非遗项目聚集,老忻州手作与现代文创交融扎根……

  古城生辉,泽沐秀容。

  古城原住民李杰之前在外地当厨师,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古城刚开始改造时,政府鼓励有手艺的本地居民报名入驻。李杰提交了开拉面馆的申请并成功入驻。如今,他的拉面成为当地的网红面食,收入也提高不少。

  “目前已有3400余名忻州本地居民在古城就业创业,其中包括300多名古城老住户。”忻州古城融媒体负责人张如亭介绍说,传承历史文脉与改善居民生活结合起来,既能让外来游客领略一城繁华,也能让本地居民安享幸福。

  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表示,近年来,忻州在整合资源要素、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致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战略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打造忻州古城、云中和旅游度假区、牧马河生态公园、忻州长城博物馆等一批优质项目,重点打造忻州古城、五台山、芦芽山三大旅游集散地,协同推进世界遗产、长城文化、古城休闲等六大旅游区建设……一座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质的城市正跃然而出。

【责任编辑:武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