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九游手游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晋中·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同
山西频道 > 正文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出台-九游手游

2022年09月14日 08:23:48 来源: 山西晚报

  原标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出台

  与忻州合力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隆起地、北引擎

  近日,太原市政府出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坚决承担国家、省市赋予的发展使命,与忻州合力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隆起地、北引擎。

  作为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重要走廊,经济区将承担起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国家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太原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勇挑重担,奋力前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确定不同阶段发展目标

  经济区包括阳曲县、古交市、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共6个县(市、区),国土面积4433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2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先期目标:到2023年,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布局,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投产运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骨架初步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

  近期目标:到2025年,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强化,七大产业集群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中期目标:到2030年,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全面建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日臻完善,集聚辐射优势全面彰显。

  远期目标:到2035年,创新引领下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七大产业集群全面形成,功能完善、品质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实现高水平互联互通,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经济增长极。

  构建融入京津冀发展新格局

  聚力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核心龙头,以核带群,以群筑核,构建“中心龙头、南北引擎、东西两翼”的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

  以雄忻高铁建设为契机,同步推动太原高铁西环线建设,形成太原—雄安—北京高铁新通道,大幅提升与京津冀、雄安新区的通达能力。规划建设太原高铁客运西站,扩建阳曲西站,建设大盂国家级门户物流枢纽,形成与京津冀和雄安新区有效接驳的客货运枢纽。

  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发挥太原位于京津冀—成渝主轴、京藏走廊、二湛通道交汇处的枢纽优势,以太原为中心,强化与忻州、阳泉、晋中、吕梁四市的快速交通联系,加速形成山西中部城市群铁路、公路双网融合的城市群综合快速运输体系。

  构建“两山两脉、一轴两带”总格局

  构建“两山两脉、一轴两带”的总体格局,支撑区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两山”为太原东、西山生态屏障。强化恒山—云中山、五台山—系舟山为主体的两大生态屏障功能,构建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涵养空间。高标准保护和建设由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城郊山地公园、城市公园绿地构成的“山城一体”生态公园体系。

  “两脉”为汾河、杨兴河两条生态水脉。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塑造,完成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太原段生态治理。

  “一轴”为连接太原、忻州两市的太忻区域发展轴。以雄忻高铁、大西高铁、北同蒲铁路、g55-s40高速、108国道、阳兴大道、滨河快速路等复合通道为依托,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内各县(市、区)、周边城镇及产业密集区联动、协同发展,构筑融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

  “两带”为东部、西部两条产业发展带。延伸太忻区域发展轴,形成东、西两条产业发展带,带动沿线各产业板块联动发展。推动大盂启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功能分工,布局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四大产业集群,配套科技成果转化、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

  构建“136”联动发展格局

  构建“一个启动区(大盂启动区)、三个开发区(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六个县(市、区)”的联动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七大产业集群。

  大盂产业新城率先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延链”发展,打造成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北引擎的先行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和实现高品质绿色宜居发展的新典范。

  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产业转移,谋划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践行“两山”理念,深度挖掘生态、文化潜力,推进全域旅游特色发展;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推动构建以生产、加工、科研、流通、休闲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古交市、阳曲县、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以“有基础、有空间、有潜力”的产业板块为主阵地,做优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地发展七大产业集群。

  打造信息交汇融通的科技“超市”

  经济区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建”创新平台、“强”创新服务、“引”创新人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国家信创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上兰和阳曲落地。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煤化所等科研院所,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形成大盂、上兰、迎西、向阳等科技创新承载区。

  在尖草坪区建设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成果库、需求库、专家库、服务机构对接库,打造面向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创新要素集聚、信息交汇融通的科技“超市”。

  实施校地合作“伴飞”计划,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支持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双主体”办学,提升产教融合能力水平。高品质建设各类文化、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构建城市休闲网络。

  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经济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产业链、产业群并重,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大盂产业新城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等产业,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建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重点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多个千亿、百亿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阳曲县转型产业、尖草坪区上兰、万柏林区东社、杏花岭区丈子头等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板块。

  主动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实施“智能 ”技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保持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结合现有产业布局情况,重点提升西山、装备制造、中北高新区基础区、太钢4个传统产业板块。

  推进各县(市、区)采取“园中园”、整体托管、异地监管、投资合作、产学研合作、全产业链合作等模式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赋予合作园区相关管理权限,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扶持政策。

  打造一批夜间运动休闲网红打卡地

  围绕首店经济、流量经济,继续提升钟楼街—柳巷、朝阳—双塔、长风商务岛等传统优势商圈,打造国际化消费核心承载地。积极培育三给、漪汾街、暖泉湾等一批新兴商圈,形成市、区两级功能和业态互补的商圈发展新格局。

  积极提升海子边、城坊街、菜园街等传统街巷的街区品质,融合文创、休闲等多元业态,建设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活力街巷。推广南海街特色餐饮街巷经验,由“一区一特色”逐步向“一街办一特色”发展,形成有内涵、有烟火气的货郎经济太原模式。

  依托汾河景区、滨体中心、方特乐园、青龙古镇等主题景区与体育场馆,打造一批夜间运动休闲网红打卡地。活化钟楼街、晋商博物院、双塔寺、南华门等历史文化地段,丰富夜展、夜秀、夜购、夜娱等夜间创意产品,营造夜间消费新场景、新地标,力争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

  建设百里汾河美丽乡村示范带

  沿汾河两岸打造一批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农业生态园,带动沿线村庄特色化、园区化发展。沿河打造一批宜游、宜养、宜居的乡村民宿、特色古村落、休闲度假小镇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百里汾河美丽乡村示范带。

  以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布局有机旱作谷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

  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园,以特色生态经济为核心,打造沟坡现代农业示范区。提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专项行动,打造特优农产品品牌。借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汾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友好”产业示范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依托城市近郊和浅山区域,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园艺农业、创意农业,建设一批精品农业小镇、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休闲服务,培养现代都市农业新型产业形态。

  适时推进太原地铁4号线、5号线、8号线建设

  新建高铁西站、扩建阳曲西站。推进阳曲通用机场建设,与周边忻府、原平等通用机场实现联网运行,大力发展通航商旅飞行、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产业。

  建设太原铁路枢纽客运西环线,实现与规划雄忻高铁、太绥高铁有效衔接,加强与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快速联系。

  谋划太原至忻州城际铁路,服务远期城际商务、旅游客流,支撑北起五台山南至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生态文旅走廊发展。

  建设1号线、2号线北延和3号线,适时推进4号线、5号线、8号线等线路建设,构建城区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线网骨架,预留轨道交通场站用地。

  推动国道108绕行线、省道317等6条国道和2条省道建设,实现过境货运外绕,畅通区域货运通道。推动西山旅游公路向古交、娄烦延伸,提升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打造“快旅慢游深体验”旅游公路网。

  开通太原至忻州、定襄、原平等区域的城际公交线路;推进长风西、长沟、大盂等公交场站建设,引导交通出行向绿色低碳转变。建设环城景观绿道,完善汾河景观绿道,逐步推进沿线森林公园、旅游景点的支线绿道、登山步道和健身文化步道建设,营造宜人的游憩交往空间。(记者 薛建英)

[编辑: 武斌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0131
网站地图